四強賽對手是地主土耳其,正規賽戰到最後一刻被效力NBA的Hedo Turkoglu投進追平三分,延長賽一分飲恨。
儘管台灣社會曾經因為族群、世代、信仰、黨派的差異,而出現爭執,但透過對話,一定可以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約數。「中華民國台灣」六個字,絕對不是藍色、也不會是綠色,這就是整個社會最大的共識。
面對中國的步步進逼,蔡總統表示「必須要團結」。《中央廣播電台》報導,韓國瑜指出台灣人民需要的不是亡國感,而是安全感飲食關鍵除了營養均衡,他還有一套「五色養生法」,也就是每天都吃到紅、黃(橙)、綠、白、黑(藍紫)等有如彩虹般的食物,因為當顏色不同時,所包含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素也不一樣,如此才能攝取所有身體需要的優質成分。潘懷宗指出,蓮蓬頭藏有非結核分枝桿菌,淋浴時順著水流噴濺出來,可能造成免疫力低下者的肺部感染。」 他舉例,像是能自己決定菜色的自助餐就很適合。
但身為外食族的他,如何在每日生活中實踐健康飲食?「飲食是個習慣,你必須知道要『找』什麼東西吃,不是來什麼就吃什麼。王永慶是規律生活的奉行者,每天晚上9點睡覺,半夜12點半起床,打坐1小時,接著做毛巾操,之後讀書、看報、省思,早上6點睡回籠覺,8點上班,中午休息半小時。1776年7月4號,大陸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,正式宣告北美十三個英屬殖民地獨立建國。
除了狂歡之外,荷蘭人還會在大街上舉辦跳蚤市場活動,因為法律規定,在這一天擺攤做生意不需要執照,也不必繳增值稅,所以很多人都會早起上街卡位賣二手貨。在國王日這天,皇室成員會造訪國內一兩個城市和民眾互動。馬來西亞現行的憲法是以過去馬來亞聯合邦的舊憲法為藍本制定,所以將馬來亞獨立日立為法定國慶,而砂拉越文化研究學會主席鄧倫奇表示,從歷史來看,馬來西亞並不是獨立日那天建國,而在馬來西亞日那天才對。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美國「納森熱狗大賽」6屆冠軍小林尊。
至於一般民眾則會穿上和「奧蘭治」王朝同名的「橘色」上衣,在全國各地開趴慶祝。皇室生日就是國慶 荷蘭國慶發擺攤財 世界上還有一些君主立憲制的國家,把皇室相關紀念日當成國慶,像不丹的國慶日選在第一世國王登基的日子,泰國則是已故泰皇蒲美蓬的生日,荷蘭也是以君主的生日當作國慶,不過在一開始,這天祝壽對象不是女王也不是國王,而是當年只有5歲的小公主。
不過今年國慶,川普卻打破慣例,在華府高調舉行閱兵,展示各種軍機、坦克,宣揚美國軍力,結果有人批評他作秀、浪費公帑。誰的國慶?馬來西亞的雙國慶爭議 英國沒有國慶日,馬來西亞卻有兩個,一個是8月31號的馬來亞獨立日,一個是9月16號的馬來西亞日。在這一天,家家戶戶會和親朋好友一起烤肉、野餐或來場夏日旅行,美國總統通常也不會有高調的公開行程,甚至不少還趁機休假。雖然獨立宣言後來才簽署生效,但大家仍舊把表決通過那天當作美國的生日。
傳統上,8月31號這天政府會舉辦閱兵和各種活動來慶祝,但對於沙巴、砂拉越當地人而言相對無感,反倒比較認同9月16號的馬來西亞日。傳統上來說,美國國慶的政治味道不太濃厚,多半以嘉年華式的遊行和煙火秀來慶祝。大家最耳熟的,可能是就是從2001年到2006年連霸6屆冠軍的小林尊。為了平息長久以來的爭議,馬國政府修法,從2010年起,8月31號的名稱從國慶日變成獨立日,同時9月16號的馬來西亞日也變成全國放假的國定假日。
傳說在1916年的7月4號,曾經有4個移民在這個熱狗攤前爭執誰最愛國,最後決定以吃熱狗來定勝負。他認為教科書把8月31號寫成「馬來西亞獨立日」,會產生沙巴、砂拉越是「依附」馬來亞聯合邦的錯覺,但1963年《馬來西亞協定》卻規定雙方是對等關係。
這段故事並沒任何歷史依據,不過在NATHANS的行銷包裝下,從1972年開始在國慶日舉辦的熱狗大胃王比賽,已經成為全國慶祝傳統的一部分,從2004年開始更是年年登上全國電視轉播,甚至吸引外國選手前來挑戰。說到以皇室生日為國慶,怎麼會沒提到英國呢?根本原因是英國並沒有國慶日,雖然有為女王慶生的活動,但這一天並不是國定假日,更妙的是,大家為她慶祝的,也不是她真正生日4月21號,而是6月的官方生日。
之後小公主長大,在1891年登基成為女王,這個節日順勢改為女王日,並依照後繼君主的生日而變動,直到2013年威廉-亞歷山大王子登基,才改為4月27號的國王日,也是荷蘭有國慶以來,第一次慶祝男性君主的生日。這樣的落差來自憲法中的歷史解讀。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荷蘭店家在女王日特製各色橘色點心。這個比賽發源自紐約的康尼島上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熱狗老店NATHANS。二戰後,馬來亞獨立的聲浪日漸壯大,歷經跟英國政府的多次談判之後,馬來亞聯合邦在1957年8月31號宣布獨立,當天午夜,在眾人高喊「默迪卡」的聲音中,英國國旗緩緩降下。為什麼生日還要分真實跟官方版呢?原來,18世紀中的國王喬治二世剛好生在寒冷的11月,為了不讓為他慶生的國民受凍,就把自己的慶生活動和夏天的皇家閱兵儀式合併舉行,從此立下了英國君主在溫暖6月慶生的傳統,一直沿用至今。
不過,對馬來西亞人,特別是東馬人而言,憲法訂定的8月31號國慶日,其實有爭議。文:劉冠伶 《國際大風吹》用生動影音帶你穿越國界,每週探討一個最有意思的國際話題
誰的國慶?馬來西亞的雙國慶爭議 英國沒有國慶日,馬來西亞卻有兩個,一個是8月31號的馬來亞獨立日,一個是9月16號的馬來西亞日。雖然獨立宣言後來才簽署生效,但大家仍舊把表決通過那天當作美國的生日。
美國國慶這天還有一個有趣的傳統,那就是熱狗大胃王比賽。馬來西亞現行的憲法是以過去馬來亞聯合邦的舊憲法為藍本制定,所以將馬來亞獨立日立為法定國慶,而砂拉越文化研究學會主席鄧倫奇表示,從歷史來看,馬來西亞並不是獨立日那天建國,而在馬來西亞日那天才對。
之後小公主長大,在1891年登基成為女王,這個節日順勢改為女王日,並依照後繼君主的生日而變動,直到2013年威廉-亞歷山大王子登基,才改為4月27號的國王日,也是荷蘭有國慶以來,第一次慶祝男性君主的生日。文:劉冠伶 《國際大風吹》用生動影音帶你穿越國界,每週探討一個最有意思的國際話題。這個比賽發源自紐約的康尼島上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熱狗老店NATHANS。大家最耳熟的,可能是就是從2001年到2006年連霸6屆冠軍的小林尊。
至於一般民眾則會穿上和「奧蘭治」王朝同名的「橘色」上衣,在全國各地開趴慶祝。傳說在1916年的7月4號,曾經有4個移民在這個熱狗攤前爭執誰最愛國,最後決定以吃熱狗來定勝負。
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荷蘭店家在女王日特製各色橘色點心。不過今年國慶,川普卻打破慣例,在華府高調舉行閱兵,展示各種軍機、坦克,宣揚美國軍力,結果有人批評他作秀、浪費公帑。
為了平息長久以來的爭議,馬國政府修法,從2010年起,8月31號的名稱從國慶日變成獨立日,同時9月16號的馬來西亞日也變成全國放假的國定假日。除了狂歡之外,荷蘭人還會在大街上舉辦跳蚤市場活動,因為法律規定,在這一天擺攤做生意不需要執照,也不必繳增值稅,所以很多人都會早起上街卡位賣二手貨。
傳統上來說,美國國慶的政治味道不太濃厚,多半以嘉年華式的遊行和煙火秀來慶祝。皇室生日就是國慶 荷蘭國慶發擺攤財 世界上還有一些君主立憲制的國家,把皇室相關紀念日當成國慶,像不丹的國慶日選在第一世國王登基的日子,泰國則是已故泰皇蒲美蓬的生日,荷蘭也是以君主的生日當作國慶,不過在一開始,這天祝壽對象不是女王也不是國王,而是當年只有5歲的小公主。根據荷蘭國際集團在2015年的相關研究,那一年超過四分之一的荷蘭人計畫在這天上街擺攤,而且估計每人可能可以賺到92歐元,預估的全國總營收最高可能超過一億歐元。傳統上,8月31號這天政府會舉辦閱兵和各種活動來慶祝,但對於沙巴、砂拉越當地人而言相對無感,反倒比較認同9月16號的馬來西亞日。
這樣的落差來自憲法中的歷史解讀。他認為教科書把8月31號寫成「馬來西亞獨立日」,會產生沙巴、砂拉越是「依附」馬來亞聯合邦的錯覺,但1963年《馬來西亞協定》卻規定雙方是對等關係。
1776年7月4號,大陸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,正式宣告北美十三個英屬殖民地獨立建國。說到以皇室生日為國慶,怎麼會沒提到英國呢?根本原因是英國並沒有國慶日,雖然有為女王慶生的活動,但這一天並不是國定假日,更妙的是,大家為她慶祝的,也不是她真正生日4月21號,而是6月的官方生日。
二戰後,馬來亞獨立的聲浪日漸壯大,歷經跟英國政府的多次談判之後,馬來亞聯合邦在1957年8月31號宣布獨立,當天午夜,在眾人高喊「默迪卡」的聲音中,英國國旗緩緩降下。在國王日這天,皇室成員會造訪國內一兩個城市和民眾互動。